研究所在科学探索与扬弃发展的创新历程中,几代科研人锲而不舍,攻坚克难,收获了丰硕醇厚的历史传承和科学积淀。构建了“以创新团队为核心,特色品牌为标志,成果社会化为目标,科研项目为载体,高质量发展为途径,科技平台为依托,人才队伍为基础,开放联合为桥梁,管理与制度创新为保障,文化建设为灵魂”的科研创新体系。形成了生态学、植物资源学、国土资源学、动物学和生物多样性科学五大主体研究领域,13个特色研究方向(创新团队)。揭示了一系列原创性科学发现,研发了一系列关键共性技术,提出了一系列智库发展战略。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。
建所以来,承担国家、省部级等科研项目700余项,其中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,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课题50余项,获国家科技奖励6项,省长特别奖1项,省部级等科技奖励100余项。出版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中国湿地植被》、《中国草原的生态功能研究》、《中国土地管理利用史》、《东北药用植物》、《黑龙江省兽类志》、《黑龙江省植物志》(第十一卷)等著作50余部。发表论文1000余篇。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50余项。
面向新时代,深入实施“厚植特色品牌,共享开放联合,聚力生态龙江,创新科学发展”的新时代发展战略,围绕国际科学创新前沿,围绕国家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,立足于黑龙江省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,开展生物资源保护与生态化利用、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、生物多样性保育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、战略研究和公益性成果社会化。重点开展湿地生态、恢复生态、全球变化生态、分子生态、森林生物多样性、火山植物进化与生态协同、植物资源数字化、特色经济植物资源保护与生态化利用、天然植物功能产物、园林植物资源培育、土地利用变化、自然遗产评价与保护、自然资源效益评估、保护动物保育生物学等科学研究。为生态文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科学贡献。